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
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注释】

宿甑山:宿于甑山下。甑山,在今江西德兴县西。青琐:宫门上所饰青色的连环形纹。

【译文】

山中今夜何人,阙下当年近臣。

青琐应须早去,白云何用相亲。

【赏析】

《宿甑山》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对历史往事的回顾,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首句“山中今夜何人”,是写自己独居山中的孤独和寂寞。诗人身处山中,远离朝廷,没有知音,感到孤单寂寞。“山中”二字,不仅表明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也透露出他对朝廷的不满与愤懑。

第二句“阙下当年近臣”,则是诗人对昔日皇帝身边的大臣们的回忆与感慨。他们如今都已远离朝廷,各自为政。这种对比,更让诗人感到自己的孤立无援。

第三句“青琐应须早去”,是对那些曾为官之人的劝告与提醒。他们应该早早离开朝廷,以免受到牵连。这里的“早去”二字,既是对他们的忠告,也是对诗人自身的警醒。

尾联“白云何用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强烈批判。他认为,那些被提拔到高位的人,并非因为自身有才德,而是因为攀附权贵,投机取巧。因此,他劝诫那些官员们要洁身自好,不要与那些不法之徒同流合污。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现实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前途的担忧与不安,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