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一见平津侯,剑笏斜齐秣陵尉。
朝垂绶带迎远客,暮锁印囊飞上吏。
长乐花深万井时,同官无事有归期。
回船对酒三生渚,系马焚香五愿祠。
日日澄江带山翠,绿芳都在经过地。
行人看射领军堂,游女题诗光宅寺。
风流才调爱君偏,此别相逢定几年。
惆怅浮云迷远道,张侯楼上月娟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上元(今南京)作官,送别上元主簿张著,并赠给他一些诗词,表达对他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首联写诗人初见时的情景;颔联写他离任后的情景;颈联写他在官场上的升沉变化;尾联写他对友人的思念及期待重逢之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上书一见平津侯,剑笏斜齐秣陵尉”。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初见张著时,两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平津”是地名,这里代指张著;“剑笏斜齐秣陵尉”,意思是说张著当时担任秣陵县尉,而诗人则刚到任不久。秣陵是古县名,位于今江苏南京西南郊。
“朝垂绶带迎远客,暮锁印囊飞上吏”。“垂”字用得妙,形象地写出了张著刚刚上任时的兴奋心情。“锁印囊”是指张著刚到任时,还没有来得及处理公务,就被派去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的“远客”和“上吏”都是暗指诗人自己。诗人此时正在外地任职,而张著却要远道而来拜访他。
“长乐花深万井时,同官无事有归期”。这句的意思是说长乐宫的花海深处,正是万民安居乐业的时候,而张著和我虽然同为一官,但都没有什么大事可做,可以一起安心地回去休息了。这里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两人关系的期望。
“回船对酒三生渚,系马焚香五愿祠”。“回船对酒三生渚”是说诗人回到船上,与张著一起对饮畅谈,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而“系马焚香五愿祠”则是说诗人希望在张著离开后,能有机会再次与他相见,并在五愿祠内为他祈祷平安。
“日日澄江带山翠,绿芳都在经过地”。“澄江”指的是清澈的小河,“带山翠”则是形容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倒映其中。而“绿芳都在经过地”则是说那些美好的景色都在经过之地留下痕迹。这里的“经过地”既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行走过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张著的祝愿,希望他能在经过之地留下美好的回忆。
“行人看射领军堂,游女题诗光宅寺”。这句的意思是说行人在观看领军堂时,会看到士兵们正在练习射箭;而游女们在光宅寺时,则会看到她们在墙上题诗留念。这里的“领军堂”和“光宅寺”都是古代建筑的名称。
“风流才调爱君偏,此别相逢定几年”。“风流才调”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才华和气质;“爱君偏”则是说诗人特别喜爱张著。这句的意思是说因为诗人特别喜爱张著,所以这次离别之后,两人再见面的时间就难以预测了。
“惆怅浮云迷远道,张侯楼上月娟娟”。“惆怅”在这里表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浮云”则是指飘忽不定的云彩。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浮云遮住了视线,让远处的道路变得模糊不清,使得诗人无法预知何时才能与张著重逢。而“张侯楼上月娟娟”,则是说张著的楼阁之上,月光明亮如洗,仿佛在为两人的重逢祝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分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张著深厚的情谊。同时,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