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
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
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
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
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
【注释】
奉和春日途中喜雨应诏:我奉命写诗赞美春天里,皇帝在洛阳城郊的御花园内观赏着盛开的杏花。 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皇舆指皇宫,洛城指洛阳城,时雨指及时的春雨,应天而行指及时降临。 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丽日指晴朗的太阳,岩指山崖,阴云指乌云,出野意为出现于田野之间或天空中。 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濯枝指洗去枝叶上的尘埃,林杏指树林中的杏花,渚蒲指水中的小洲上的蒲草。 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纶言指朝廷的诏书,丝指细丝,锦字指精美的书信。 微臣忝东观,载笔伫西成:微臣指小臣,东观指东观阁,载笔指撰写,伫西成指等待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和唐玄宗李隆基在洛阳城郊御花园赏花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意思是皇帝的车驾来到了洛阳城,及时的春雨也及时地降临。这是诗人对皇帝出行和降雨天气的一种赞美。
颔联“丽日登岩送,阴云出野迎。”意思是晴朗的太阳登上山崖,乌云出现在田野间。这是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颈联“濯枝林杏发,润叶渚蒲生。”意思是清洗树枝上的尘埃后,树林中的杏花盛开;滋润树叶的小洲上的蒲草生长。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尾联“丝入纶言喜,花依锦字明。”意思是细丝被用来织成诏书,美丽的花朵依附在书信上。这是诗人对朝廷诏书和书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全诗以咏春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作者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