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变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养蚕作素丝,叶子枯了蚕却永不衰老)
  • “养蚕为素丝,”指的是养蚕的过程。
  • “叶尽蚕不老。”意指虽然叶子已经凋落,但蚕并不因此而停止吐丝,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1.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把筐子放在地上对着空旷的树林,想要向谁表达我的意思)
  • “倾筐对空林。”描述了一种情景,可能是诗人在某种场合下放下工具,独自面对空荡荡的林子。
  • “此意向谁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想要向他人传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1.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个人不能织布,万人因此受冻)
  • “一女不得织”可能是指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无法从事纺织工作。
  • “万夫受其寒。”形容由于缺乏衣物保暖,很多人因此受到冻害。
  1.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一个男子如果不得志,那么在四海之内行走就困难重重)
  • “一夫不得意”可能是指某个男子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或未能实现抱负。
  • “四海行路难”形容这个人在社会上行走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
  1.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灾祸不在于大小,幸福也不在于早晚)
  • “祸亦不在大”强调了灾难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事件。
  • “福亦不在先”则是说幸福也不是预先注定的,有时候需要在经历困难之后才能得到。
  1. 世路险孟门,吾徒当勉旃。 (世间的道路非常险峻,我们应该努力前行)
  • “世路险孟门”形容世界充满挑战和困难,如同孟门一样难以逾越。
  • “吾徒当勉旃”表示诗人和他的同伴们应当鼓起勇气,努力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养蚕、织布等生活细节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整个社会的遭遇相联系,表达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同时,诗中的“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等句子,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命运的独到见解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