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
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
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
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题金山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

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译文:
灵山上的山峰秀丽挺拔,矗立在众多群山之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的根部深深地扎在大江的底部,仿佛要与江水相连;它的倒影映在水中,与飘渺的云雾相互辉映。时常能听到雷霆般的轰鸣声,感受到风和雨的交替;那些从山中流泻而出的瀑布,如同一条条银链,悬挂在空中。这山峰就像一幅画卷中的意象,让人难以忘怀;它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千年的时光流转。

注释:

  1.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灵山(指庐山),一峰秀丽,高出其他山峦之上。岌然(jiērán)殊众山,意思是“高出众山”。
  2. 盘根大江底:盘根,即树根盘曲的样子或比喻扎根深厚。大江底,指的是巨大的江水深处。
  3. 插影浮云间:像影子一样,插入云层之中。这里的“插”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倒映在水面上的美景。
  4. 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雷霆,指雷电交加的景象;间作,偶尔发生;往还,来回往返。
  5. 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象外,指自然景象之外的想象或意境;清影,清澈明亮的倒影;长跻攀,长久地攀登、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的“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等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以雷霆、风雨等自然现象为背景,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貌和动态之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