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
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寄禅师
他心明与此心同,妙用忘言理暗通。
气运阴阳成世界,水浮天地寄虚空。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万物尽遭风鼓动,唯应禅室静无风。
注释:
- 他心明与此心同:他的心灵与我自己的心灵是相通的。
- 妙用忘言理暗通:奇妙的作用是不需要言语和理论就能理解的。
- 气运阴阳成世界:阴阳之气运转形成了这个世界。
- 水浮天地寄虚空:水面上漂浮着整个世界,寄托在虚无之中。
- 劫灰聚散铢锱黑:世界的尘埃聚集和分散如同黑色一样微小。
- 日御奔驰茧栗红:太阳驾驭着车马奔驰,车身像蚕茧一样厚重而鲜艳。
- 万物尽遭风鼓动:所有的事物都受到了风的推动和影响。
- 唯应禅室静无风:只有在这个禅房中才会感觉到没有风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他认为心灵与外界是相通的,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可以领悟到禅宗的真谛。诗中的“妙用”指的是禅宗的核心思想——顿悟,即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思考,直接达到对宇宙真理的理解。诗人认为,这种理解不需要言语和理论的辅助,而是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获得的。
诗中提到了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以及水、火、风等自然界的现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人通过描绘这个复杂的世界,传达了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唯应禅室静无风”,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认为,在这个禅室中,他能够体会到一种超越尘世纷扰的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他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体验正是禅宗追求的心灵自由和解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