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
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膏雨来。

深村

甘向深村固不材,犹胜摧折傍尘埃。

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

隔篱农叟遥相贺,□□□□膏雨来。

注释:

  • 甘向深村:甘心,乐意。
  • 固不材:本来就是不成材的。
  • 犹胜摧折傍尘埃:即使被折断或踩在脚下,也比被践踏在尘土中要好。
  • 清宵:一个晚上,深夜。
  • 玩月:赏月。
  • 永日:整日。
  • 绿苔:长出的青苔,指植物生长的地方。
  • 幽院:幽静的院子。
  • 寂寞:孤单、冷清。
  • 裴回:徘徊。
  • 隔篱:隔着篱笆。
  • □□□□膏雨来:□□□□表示省略号,意为春雨滋润万物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深村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首句“甘向深村固不材”,诗人以“甘”字起笔,表明他乐于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然而,即使身处深村,他也不愿意成为无用之材,而是要坚守自我,保持本色。这里的“固不材”既是对自己性格的描述,也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坚持自己的本色。
    次句“犹胜摧折傍尘埃”,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深村的热爱。在他看来,尽管深村的环境艰苦,甚至可能遭受到他人的摧残与破坏,但他却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这种坚韧的精神品质,使他在面对困境时更加从容不迫,不被外界所动摇。
    接下来三句“清宵玩月唯红叶,永日关门但绿苔”,诗人通过描绘夜晚赏月时所见的景象和整日关门时的所见,进一步展现了他对深村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欣赏着月光下那些燃烧的红叶,那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和生命的赞歌;而在漫长的白天里,他只能看到门前那片青苔覆盖的土地,这是岁月的痕迹和时间的沉淀。这些景象虽然单调且有些凄凉,但却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最后两句“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桥僧去独裴回”,诗人将视野转向了周围的环境。在这片寂静的深村里,菊花早已凋谢枯萎,只剩下一片荒凉;野桥上,昔日僧人的身影早已消失无踪,只剩下诗人独自徘徊。这种孤独的感觉让他深感寂寥和无助。然而,正是在这种孤独和寂寞之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慰藉和宁静。
    末句“隔篱农叟遥相贺,□□□□膏雨来”,诗人以期待的口吻结束了全诗。他想象着远处篱笆旁的老农们正在欢庆着春天的到来,他们期待着雨水的滋润。而自己则在这等待中度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这首诗以“深村”为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