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终日心忉忉,五湖烟波归梦劳。
凄凉身事夏课毕,濩落生涯秋风高。
居世无媒多困踬,昔贤因此亦号咷。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注释】
夏课:夏季的农事。
忉忉(dāo):悲伤,愁苦。
濩落:穷困潦倒。
潘年:指东汉初年的隐士严光,字子陵。
【赏析】
《夏课成感怀》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夏日里为百姓们辛勤劳作之后,深感人生之艰辛,遂作此诗以抒怀。
首句“别离终日心忉忉”点题,写自己终日牵挂百姓。“别离”二字写出了诗人与百姓的关系,也暗含了他内心的忧愁。
颔联“五湖烟波归梦劳”,写诗人在夏日炎炎之际,为了百姓的生计,日夜忙碌。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百姓操劳着,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竭尽全力去做好。
颈联“凄凉身事夏课毕”,“居世无媒多困踬”写自己身处困境中仍不忘为民请命,尽管身陷逆境,但仍尽心尽力地去为百姓排忧解难。这里的“居世”是指处在这个世界上,而“无媒”则表示没有依靠,形容诗人的处境十分艰难。
尾联“昔贤因此亦号咷”,写诗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和赞誉,但是这种赞誉并不能让他感到欣慰和满足,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两句“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感慨。他认为自己虽然已经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和磨难,但是却仍然无法逃脱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命运,最终可能只能像潘年那样,头发斑白地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描述夏日里为百姓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百姓的深深关爱;同时,也表达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