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 译文/注释: 张良想要回报韩国,龚胜却不愿意做新的事情。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心态对比。龚胜不愿接受新的事物,而张良则愿意为了报恩去努力。
- “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
- 译文/注释: 狙击手不肯就位,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百姓。
- 赏析: 这两句表现了狙击手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即使面对死亡也绝不退缩。
- “呜呼陶渊明,奕叶为晋臣。”
- 译文/注释: 啊,陶渊明,他的后代世代为晋朝的臣子。
-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陶渊明家族在政治领域的持续影响。陶渊明本人虽然隐居不仕,但他的后代仍然保持了对朝廷的关注和贡献。
- “自以公相后,每怀宗国屯。”
- 译文/注释: 自从担任了公相以后,我常常怀念着国家。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作为官员,他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题诗庚子岁,自谓羲皇人。”
- 译文/注释: 在庚子年(唐天宝五年)的时候,我自称是伏羲时代的人。
- 赏析: 诗人在这一年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古代神话的崇敬之情。
- “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
- 译文/注释: 我手里拿着《山海经》,头上戴着用来过滤酒水的布巾。
- 赏析: 这里的“山海经”指的是古代的地理志,而“漉酒巾”暗示诗人的生活简朴。
- “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
- 译文/注释: 我的兴致追随孤独的云彩,我的心跟着飞鸟消失在天际。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内心的自由追求。通过“孤云”和“飞鸟”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及其后代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对自然及历史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使用典故和形象化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