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
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
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注释】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指李员外被朝廷派到东都洛阳任官。院长,官名。分司,即分道治事,指分别到各地任职。

羁旅逐东征:羁旅,旅途的行人。东征,向东出征。

今岁春光动:今年春天的气息已经吹拂大地。

驱驰别上京:驱驰,奔走。上京,指京城长安。

饮中相顾色:饮中,饮酒时的神情。

因风数寄声:因风,乘着东风。数,多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在长安与李员外分别时的情形。

第一句“去年秋露下”起首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去年秋天;“羁旅逐东征”写出自己随同李员外一同前往东部边陲。“今岁春光动”,说明今年春天到来之时,又要启程了。两句一前一后,既照应开头,又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二句“今岁春光动”紧承上句而来,写自己和李员外离别长安,奔赴东部边陲的情状。“今岁春光动”,说明今年春天的气息已经吹拂大地,意味着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分手实属不得已之事。这一句,不仅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而且表现了两人离别的心情。第三句“驱驰别上京”,“驱驰”,奔走;“上京”,指京师长安。这里用了一个“别”字,把两人的惜别之情推向高潮。第四句“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写分别之际的情景。李员外和诗人举杯共饮,互相顾盼,但李员外离去之后,诗人一人孤独地回到住所,内心不免感到凄然。“相顾色”,指彼此顾影自叹,感叹人生道路的坎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写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心系故土,因此常常向长安寄送消息,问候平安。“两地无千里”言虽身处两地,但彼此相距并无千里之遥。“因风”句,写自己常常通过信使向长安捎去消息。这两句诗以反衬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写得质朴自然,不加雕琢,而感情充沛、真挚感人,充分显示了唐代边塞诗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