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
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
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
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
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
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
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
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
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
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
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
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
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注释: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全唐诗》卷六五五)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崔立之的赠答之作。崔立之在长安为官,因雪景而作诗,诗人便写了这首诗作为回赠。
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
京城里下了几尺厚的大雪,比往年更加寒冷。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大地变得一片白色,天地似乎也变得模糊不清了。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
纷飞的雪花像崩垮了的巨石一样,又像急驰的马蹄,乱箭般向四处射去;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整个天地都裹住了。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
不知不觉中,雪花已经把台阶上的石阶和屋檐下的木椽都覆盖上了。
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
走出家门时,担心雪花会把道路封住;骑马上路时,又怕积雪会使马鞍打滑。
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
早晨起床时,听到报时的钟声,觉得它好像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是要掉进地上似的;于是赶紧穿上衣服,准备上山采些竹子回来,用来烧火煮饭吃。
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
我正好感叹这场大雪的威力,你却吟咏起它的美好来。
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
你的诗写得如同冰玉一般晶莹剔透,把大雪的气势和力量都表现出来了。
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
早上吃饭时想到和你一起吃饭;晚上过夜时想起和你一起睡觉。
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白雪皑皑的景象;然而你的诗写得如此雄浑有力,真是别具一格啊!
赏析:崔立之为官于长安,因雪景而吟咏之作,诗人便作了一首酬赠诗。
开头两句说:“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意思是说京城里的大雪,比往年更为寒冷。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冬日雪景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漫天飞雪之中。
“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两句紧承前两句而来,进一步描绘出大雪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两句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雪花比作巨石,将大地比作混沌一片的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雪给城市带来的压抑感。
“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两句进一步描绘出大雪肆虐的场景。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犹如疾风骤雨般地向四周乱射;同时,它们也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面上,把整个大地都裹住了。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雪的狂野与肆虐,进一步烘托出大雪给城市带来的压抑感。
“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大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由于大雪封住了道路,所以出门时不得不绕道而行;而屋顶上的积雪也越来越重,有时甚至需要折断房梁才能取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生活中的不便,进一步烘托出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因雪而造成的出行难题。出门时担心大雪会把道路封住;而骑马上路时又怕积雪会使马鞍打滑。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出行的困难,进一步烘托出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两句进一步描绘出因雪而引发的失眠问题。早晨起床时,听到报时的钟声,觉得它好像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是要掉进地上似的;于是赶紧穿上衣服,准备上山采些竹子回来,用来烧火煮饭吃。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因雪而产生的失眠问题,进一步烘托出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困扰。
“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两句则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崔立之所写诗歌的喜爱之情。我正好感叹这场大雪的威力,你却吟咏起它的美好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所作诗歌的喜爱之情,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
“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朝飧思共饭,夜宿忆同毡。”两句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与好友崔立之之间的深厚友谊。他的诗写得如同冰玉一般晶莹剔透,把大雪的气势和力量都表现出来了;而早上吃饭时想到和他一起吃饭;晚上过夜时想起和他一起睡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两人共同的生活点滴,进一步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举目无非白,雄文乃独玄。”则是全诗的总结。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雪的白色景象;然而你的诗写得如此雄浑有力,真是别具一格啊!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既表达了对好友诗歌的高度赞扬,又凸显出了自己诗歌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