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欣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悽然,自说经今六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诗句原文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译文
神仙是否存在?这实在是虚无缥缈的。关于桃花源的传说,实在荒诞不经。
注释
- 神仙:指传说中的超凡脱俗的存在,通常与道教或佛教中的神仙相关。
- 有无:表示存在与否,这里强调了对于“神仙”这一概念的真实性和不确定性。
- 何渺茫:形容“神仙”的状态遥远而不可知,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
- 桃源: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常常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联系在一起。
- 之说:指对“桃源”这一说法的质疑或否定。
- 诚:强调语气,表示非常确定或肯定。
- 荒唐:形容某种说法或行为荒谬可笑,不合常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质疑“神仙是否有”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和宗教传说中虚幻存在的怀疑态度。诗人通过对“桃源”这一理想化场景的描述,暗示了人们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和追求。然而,诗人同时也揭示了这种向往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幻想,而非真正的人生境界。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