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其二】

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

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

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

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

【其三】

截橑为欂栌,斫楹以为椽。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

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

解辔弃骐骥,蹇驴鞭使前。

昆仑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仙。

【其四】

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杂诗四首》是一首描绘自然界中动物争斗、生存状态和季节变化等主题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与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注释:

【其一】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苍蝇和蚊子都是小生物,在一天之中会不断出现,但它们并不需要被驱赶或拍打。
苍蝇和蚊子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它们并不需要被驱赶或拍打。

【其二】

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
乌鸦的叫声是喳喳声,而猫头鹰的叫声则是高亢尖锐的擭擭声。
乌鸦和猫头鹰都是鸟类,它们的叫声各有特点。乌鸦以喳喳声为特征,而猫头鹰则以擭擭声为特点。

【其三】

截橑为欂栌,斫楹以为椽。
用砍下的木条制作成支架和横梁来支撑房屋。
用砍下的木条制作成支架和横梁来支撑房屋,这是一种利用材料进行再利用的智慧做法。

【其四】

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早晨时,麻雀在树林中寻找食物;傍晚时分,老鹰则在天空中盘旋寻找猎物。
麻雀和老鹰都在各自的领域内生活并寻找食物,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多样性。

【其五】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只有懂得时机的鹤鸟,即使鸣叫也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行动。
鹤鸟懂得何时鸣叫,不会盲目地发出声音,体现了它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其六】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哑了的蝉最终不会发出声音,而那些抱着树枝不放的小虫也不会被风吹走。
沉默的蝉和紧紧抱住树枝的小虫都表达了一种坚持和执着的态度。

【其七】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青蛙和小虫在不停地鸣叫,却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只会扰乱人们的生活。
青蛙和小虫虽然能够模仿人类的声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实际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的生活状态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同时,诗中的“朝蝇”、“暮蚊”、“鹊鸣”、“乌噪声”等意象也富有哲理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思考。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奥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