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
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

上青冥初似飞仙,无度之由自无骨

  1. 诗题
  2. 作者
  3. 注释
  4. 译文
  5. 赏析

诗题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创作于唐代。这首诗通过对“方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作者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他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哲学思想著称于世。韩愈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诗歌,以豪放洒脱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闻名。

注释

  • 上青冥:意指站在高处,仰望天空,给人一种高远、清逸的感觉。
  • 初疑:开始怀疑,表示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心理。
  • 蹑菡萏:蹑意为踩踏,菡萏即荷花,形容行走时轻捷如履荷叶。
  • 自无:“自”在这里是“独自”的意思,“无”表达的是没有某种能力或资质。
  • 欲度:想要跨越,这里可能是指想尝试但缺乏必要的条件或能力。

译文

韩愈站在高处仰望,起初以为是一座桥梁连接着青天,但实际上它并非真正的桥梁,而是一朵盛开的莲花。他意识到自己没有那种飞翔的翅膀,因此无法真正地飞越这座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假想的莲花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展现了他对自由飞翔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韩愈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