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
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
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
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
信此澹忘归,淹留冰玉邻。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
  • “共访”表示与某人一同去访问。
  • “青山寺”是诗中提及的地点。
  • “曾隐南朝人”可能指的是诗人曾隐居在南朝时期的人,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或感慨。
  1. 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
  • “问古松桂老”中的“问”可能表示诗人对古松和桂花的观察和询问,这里的“老”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 “开襟言笑新”则描绘了一幅轻松愉快的场景,诗人似乎在享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 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
  • “步移月亦出”中的“步移”意味着随着步伐的变化,月亮也相应地出现或移动。
  • “水映石磷磷”形容水中石头的倒影清晰闪烁。
  1. 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
  • 这里使用了典故,“洗肠中酒”可能指的是清洗内心的欲望,而“君濯缨上尘”则可能指洗涤世俗的尘埃。
  1. 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
  • “皓彩入幽抱”中的“皓彩”可能指的是明亮的色彩或光芒,而“幽抱”则表达了一种深远、宁静的情感。
  • “清气逼苍旻”中的“清气”可能指清新的空气或气息,而“逼苍旻”则形容这种气息强烈且令人感到震撼。
  1. 信此澹忘归,淹留冰玉邻
  • “信此澹忘归”中的“澹忘归”意味着彻底忘却回家的念头。
  • “淹留冰玉邻”中的“冰玉邻”可能指纯洁无暇的朋友或邻居,诗人选择留下来与他们相伴。

接下来是译文:

与王晦伯朱遐景宿于慧山寺,共访青山古寺,曾隐居于南朝之人。
我问古松与桂花,它们虽已老去,却依然开放自如,言笑之间透露着新生。
我随着脚步移动,月亮也随之移动,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我洗净内心的欲念,你洗涤着身上的尘埃。
明亮的色彩融入我的内心深处,清新的气息逼迫至天际。
相信这能让我彻底忘记归途,在此久留如同珍贵的冰玉之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之美的作品。首联“共访青山寺,曾隐南朝人”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探访青山寺的经历以及他对过去历史的感慨。颔联“问古松桂老,开襟言笑新”通过询问古松与桂花的老态以及他们的开放与新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颈联“步移月亦出,水映石磷磷”描绘了夜晚月色和水中石头的美丽景象,增添了诗的美感。尾联“予洗肠中酒,君濯缨上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变化,以及对洁净友谊的珍视。最后两句“皓彩入幽抱,清气逼苍旻”总结了全诗的中心思想,即通过自然的美景净化心灵,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