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注释与赏析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
- 何地:在何处躲避春天的忧愁?这里的“何地”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身处异地的无奈和惆怅。
- 终年:一年到头,持续不断。诗人通过“终年”强调了这种愁绪的持久性和普遍性,表明无论身在何处,春天的到来总是引发他对过去的怀念。
- 忆旧游: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诗人用“忆旧游”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忆。
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 一家:一个家庭,指的是诗人自己及其家人。
- 千里外:远在千里之外,形容距离遥远。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远离,也是时间和情感上的距离。
- 百舌:即布谷鸟,常在新晨发出叫声,此处用以象征黎明或新的开始。
- 五更头:指拂晓时分,五更天刚亮时。这个时间点是一天中最需要休息的时刻,但同时也是人最清醒的时候,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
- 客路:指旅途中的道路,这里指诗人在外漂泊的路途。
- 偏逢雨:恰巧遇到下雨,增添了旅途的艰难和不便。
- 乡山不入楼:家乡所在的山无法进入高楼避难。这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助感。
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 故园:指诗人的家乡或故乡。
- “桃李”:这里指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伊水:可能指某条特定的河流,伊水在古代文献中多次出现,如《诗经》等古籍均有提及,因此它可能是诗人家乡附近一条重要的河流。
- 向东流:表示方向,向东流动。这里的“向东流”既指实际的水流方向,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归向和向往。
赏析
整首诗以“洛阳早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百舌”、“客路”、“雨”、“楼”和“伊水”,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自己对家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洛阳早春的美好景色,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