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注】白塔寺永上人:即指白塔永上人的法号。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塔上是何缘,香灯续细烟。

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

浮草经行遍,空花义趣圆。

我来虽为法,暂借一床眠。

注释:

①“酬酬”:酬唱。

②“缘”:缘分,机缘。

③“香灯”:佛教中的供灯。

④“续”:接续。

⑤“松枝”:松树枝条。

⑥“麈尾”:麈尾,是佛家的一种拂尘,形似牛角,用来拂地。

⑦“柳絮”:柳絮,柳树的絮。

⑧“浮草”:浮萍,水中的植物。

⑨“义趣”:佛教用语,指佛教的道理和意义。

⑩“为法”:出家受戒修行。

赏析:

这首《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之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唐开元(713—741)年间的作品。当时,王维任尚书右丞,因得罪了权臣杨国忠而被罢相,于是便到江都(今江苏扬州)去游历时,在白塔寺遇见一位名叫永上人的僧人。王维与这位永上人素有交情,所以写下这首诗来酬唱。全诗四句,都是咏物言志,以物寓情的。

第一句写永上人所居之处的自然环境。这一句中,“何缘”,即为何缘由?“何缘”,即“何缘”,“缘由”。

第二句写永上人修习佛法的情况。“续细烟”,即续着微光的香烟;“续”是接续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香烟袅袅上升的样子;“细烟”,即细小的烟雾。“细烟”二字,把永上人修习佛法时的虔诚之态描绘得十分动人。“续”,在这里作动词用,接续、延续之意。

第三句写永上人的生活用具及其象征的意蕴。“松枝”“当麈尾”,即松枝作为拂尘,“当”当作“用作”、“作为”讲,这里指松枝用作拂尘;“麈尾”,是佛家拂尘,形似牛尾,故称麈尾。“柳絮”“替蚕绵”,即柳絮作为丝织品代替蚕丝,用来形容永上人的生活节俭。“柳絮”、“蚕绵”二字,既写出永上人的生活俭朴,又表明其对佛法的虔诚之心。

末两句写永上人的境界和情趣。“浮草经行遍”,即漂浮的草木走过的地方;“经行”,是佛教语,意为经过、行走。“空花”,佛教用语,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义趣”,佛教用语,指佛教的道理和意义。“义趣圆”,即佛教道理圆满、充实。“义趣圆”,是说永上人达到了佛教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我来”三字,是说自己来了以后的处境;“法”,指佛法、佛教。“暂借一床眠”,即暂时借用一床来休息。这里的“暂借”是暂且借用的意思。

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和尚的生活情景,赞美了他那种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精于佛理、安于寂寞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