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
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蒙蒙向水垂。
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诗句释义与赏析
《萧郸草书歌》鉴赏
-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
译文:萧先生写信人不到,洞庭湖边的落叶在秋风中飘落。
- 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濛濛向水垂
译文:上林苑中春花开得正盛,春露打湿了花瓣,花枝轻轻垂向水面。
- 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译文:看见你书法几行洒脱不羁,石头上的松树和松下的白鹤相映成趣。
- 关键词注释
- 萧郸:唐代书法家,生平不详,以工草书闻名。
- 秋急:形容秋风来得急促,也暗示着萧郸的草书如秋风般迅捷而有力。
- 春露湿、濛濛向水垂: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以及萧郸书法的流畅与自然之美。
- 诗作背景与创作风格
-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顾况为唐代诗人及书法家,其诗歌和书法均有一定成就,此诗可能作于他任官期间。
- 创作风格:顾况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这首诗亦是如此,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萧郸草书的独特魅力。
- 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 艺术特色:诗中的比喻和描绘手法非常独特,将萧郸的草书法与自然景致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赞美了萧郸的书法技艺,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 历史影响与传承
- 历史影响:顾况的这首诗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研究唐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献之一。
- 传承与发展:后世书法家在学习和创作时,常以顾况的这首诗为参考,不断发扬光大其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