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
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题卢道士房】

秋砧声落木,共坐茅君家。

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注释:

秋砧声落木,共坐茅君家。 ——指秋天打更人敲的砧声落下,大家一同住在茅屋中。砧声,指古代在秋夜里报时用的击石器,其声有节奏而清脆。

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 ——只见两个小童,正在门外的井边采花。汲,提水;童子,指小孩。

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 ——空空的祭坛里,只有一轮白日静静地悬挂着;香炉中,丹药在神鼎中冉冉升起飘荡。鼎,古炊具,多铜制;丹砂,丹红之矿砂。

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 ——拂动拂尘的手,扫去霜上的草叶;金铃随风摇摆,发出悦耳的声音。麈尾,拂尘之柄;金铃,指佛寺或庙宇中和尚用的摇铃。

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 ——我好像进入到了尘世之外的境地,只看到下棋的人坐在梧桐树荫下,斜斜地投下了一片阴影。上章,指前文提到的《秋思》一诗中的“故国东来渭水流”,这里用“上章”代指前面所写诗句。

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 ——向仙人行礼问道(黄精),它可以吃。黄精,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生,可入药。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秋砧”、“秋思”为线索,描写了作者与道士、童子、僧人的交往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首“秋砧声落木,共坐茅君家。唯见两童子,门外汲井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秋风萧瑟,砧声阵阵,诗人与茅君一起坐在茅舍中,观赏着童子在门外汲水、采花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茅君家的简朴和宁静。

第二首“空坛静白日,神鼎飞丹砂。麈尾拂霜草,金铃摇霁霞。”进一步描绘了茅君家的环境:空旷的祭坛上,只有一轮白日静静地悬挂着;香炉中,丹药在神鼎中冉冉升起飘荡。这两句诗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道士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过程。

第三首“上章尘世隔,看弈桐阴斜。”则转入了对现实的思考:作者仿佛进入了尘世之外的境界,只看到下棋的人坐在梧桐树荫下,斜斜地投下了一片阴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

第四首“稽首问仙要,黄精堪饵花。”则是对道士们的回答:向他们行礼问道(黄精),它可以吃。这两句诗既体现了道士们的谦逊和礼貌,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道士们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道教文化的认同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