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苟能无挂碍,廓周法界等虚空。
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诗句。“神识苟能无挂碍”,句意:如果人的精神意识没有牵挂和拖累的话(精神意识不拘泥于世俗物欲),就可以超越一切,达到大自在的境界。“廓周法界等虚空”,句意:只要人的意念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地位和物质欲望,就可以使心境如虚空一般,不受世俗的束缚。“不假坐禅持戒律”,句意:不需要像禅宗修行者那样,通过打坐修禅来持守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句意: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不是靠劳苦之功得来的。“神识”指人的精神意识,“坐禅”是修行的一种方法,“持戒律”是修行者所持的规范。“超然解脱”指超脱尘世纷扰,“岂劳功”指不用劳苦就能达到目的。
【答案】
译文
如果人的精神意识没有牵挂和拖累的话(精神意识不拘泥于世俗物欲),就可以超越一切,达到大自在的境界。
只要人的意念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地位和物质欲望,就可以使心境如虚空一般,不受世俗的束缚。
不需要像禅宗修行者那样,通过打坐修禅来持守戒律。
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不是靠劳苦之功得来的。
赏析
首句点明诗旨,说明只有精神意识上没有牵挂才能超越一切;颔联进一步指出这种境界的获得,并不是需要通过某种外在的修行方式,而是在于内心的自由解脱;颈联进一步强调内心自由解脱的关键在于摒弃对世俗名利物质欲望的追求;尾联则以“岂劳功”一句作为全诗的总结,再次强调精神境界的提升并非靠外力作用,而是内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