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亦非新,应化随缘百亿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
【注释】1. 杂句:指佛教禅宗的公案。公案,即公案诗,是佛教禅宗用来考问学人、考验心性的问答式诗歌。2. 应化:随缘变化。3. 一合相:一种境界。4. 亿(yì):数量词,表示多。5. 聚尘:尘埃。6. 赏析:本首诗用禅宗公案诗的形式,以“非故亦非新”起兴,引出了“应化随缘百亿身”“若有真如一合相”“一亿还同一聚尘”等思想境界,表现了佛教禅宗中随遇而安、随缘度世的人生哲学观念。
非故亦非新。
此二句为全诗之发端,点明题旨。所谓“应化随缘”,即随缘变化,随遇而安也。
应化随缘百亿身。
“应化随缘”,佛家语。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遇到机缘,皆可成佛。“百亿”,形容众多之极。“身”,犹言化身、分身、法身,指佛教徒修行时所修之种种不同之身。此言佛家认为一切众生皆有机会成佛,只是要抓住机会,随机因缘而变化,成就佛之化身而已。
若有真如一合相。
“真如”,指佛法中的真理或本性。“合相”,犹言合一的相貌或境界。“若”,引导下文。此言只要能够把握佛法的真理或本性,就能达到一个与佛法真理或本性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佛的境地。这两句表明了佛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与佛法真理或本性合一的境界。
一亿还同一聚尘。
“一亿”,指无数之多。“还同”,犹言都相同。“聚尘”,比喻世间万物。此言即使无数众生都能达到与佛法真理或本性合一的境界,但最终他们仍然回归到世俗世界中去,成为尘埃,无法脱离轮回之苦海。这两句表明了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的观念。
这首诗以禅宗公案的形式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生死轮回、解脱涅槃的深刻思想。它启示人们要抓住机会,随缘变化,努力修行,才能达到与佛法真理或本性合一的境界。同时,它也告诫人们要认识到轮回转世的宿命观念,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积极追求人生的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