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务不废作,内秘贪心学。
世上假名闻,超然总莫着。
息念三界空,无求出五浊。
法报皆圆满,意根成正觉。
若能如此修,轮王亦不博。

【注释】

俗务:世俗事务。作:从事,处理。内秘:内心隐秘。贪心学:贪欲之学。世上假名闻:世间虚假的名声和声誉。超然:超凡脱俗,不与尘世相混。总莫着:始终不要执着。息念:放下杂念。三界:即色界、声闻界、无色界。空:佛教用语,指事物的本质或本源。五浊:佛教用语,指世间的五种恶劣现象,即劫浊、众生浊、烦恼浊、命浊、见浊。法报:佛教用语,指佛法和因果报应。圆满:完满,完备。意根:佛家语,指修行者的心意。成正觉:达到觉悟的境界。修:修习,修炼。轮王:梵语“阿修罗”的译音,意为天上的神。博:通晓,精于,这里是精通的意思。

【赏析】

这首偈颂是一首关于修行的诗。它表达了一个人通过内心的修养来摆脱世俗纷扰的思想。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解析:

“俗务不废作,内秘贪心学”,这句话告诉我们,尽管生活中有许多世俗的事情需要处理,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内心的修炼。内心的修炼就是避免贪婪之心的学习。

“世上假名闻,超然总莫着”,这里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被外界的名誉和声誉所迷惑。超然,意味着超越尘世的纷扰,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

第三,”息念三界空,无求出五浊”,这里的“三界”指的是色界、声闻界、无色界,“五浊”则是指世间的五种恶劣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我们在心中放下一切杂念,不要过于执着于世俗的事物。

“法报皆圆满,意根成正觉”,这里的意思是说,当我们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圆满的程度,我们的心意就会变得清净,从而能够达到觉悟的境界。

“若能如此修,轮王亦不博”,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按照这种方式修行,即使是天界的统治者也不会被你所迷惑。

这首诗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对世俗事物的超脱来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它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超越尘世纷扰的必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