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若实有,则合有色形。
五蕴若实无,则合无形声。
只为假名字,所以妄来停。
若了名相空,事尽总惺惺。
心王无障碍,摆拨三界行。

这首诗偈的翻译是:如果五蕴(即五蕴身,包括色、受、想、行、识五方面)真实存在,那么就会有一个有形有色的世界。

如果五蕴不存在,那么世界就是无形无色的。

这是因为我们被假名字(如名和相)所困扰,所以妄自认为有五蕴存在。

一旦明白了名相都是空的,事情就全部变得明白清晰了。

当心没有障碍,就可以随意穿梭于三界之中。

注释:

  • 五蕴:佛教术语,指色(物质)声(声音)香(气息)味(味道)触(感觉)法(观念)。
  • 实有:实际存在。
  • 实无:实际上不存在。
  • 假名字:比喻虚幻的名字或观念。
  • 惺惺:形容非常清楚或明了。
  • 心王:佛教用语,指心的本质或本源。
  • 三界: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五蕴的哲学思考和理解。诗中通过对比五蕴的存在与否,揭示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受到我们的感官经验和语言的影响,而并非真正的客观现实。当我们认识到名相都是空的,我们就达到了对事物的真正理解和洞察。这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即通过超越言语和概念的限制,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