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牡丹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牡丹的生长环境、开放过程以及与其他景物的对比关系,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第一句“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牡丹的特点。这里,“澹荡”形容春光柔和,而“牡丹”则突出了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

第二句“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生长环境的喜爱。这里的“宝地”指的是牡丹生长的地方,而“新花”则是牡丹的新芽。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牡丹生长环境的赞赏。

第三句“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描绘了牡丹所处的环境。这里的“曲水”和“亭西”、“杏园北”等词语都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浓芳”和“红霞”也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

第四句“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城。”赞美了牡丹的生命力和美丽。这里的“擢秀”和“结根”分别代表了牡丹的生机和坚韧。而“珠树林”和“青莲城”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第五至七句:“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庞眉依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这四句描绘了牡丹的开放过程。其中,“艳蕊鲜房次第开”和“含烟洗露照苍苔”都突出了牡丹的开放之美。而“庞眉依杖禅僧起”和“轻翅萦枝舞蝶来”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美丽和活力。

第八句“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欣赏和喜爱。这里的“独坐南台”、“闲行古刹”都显示了作者的悠闲和享受。而“时共美”和“情何已”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牡丹的热爱。

第九句“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这是诗人对牡丹的赞美。这里的“花间一曲”和“奏阳春”都突出了牡丹的高雅和美丽。而“应为芬芳比君子”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生长环境的美丽,开放过程的独特性以及美丽和高贵的特性。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