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陁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注释】
锡杖:佛教徒用的杖,用金属制成。歌送明:为送行的人唱诗。锡杖歌:即佛寺僧人唱的经调。上人:对出家人的尊称。头陁:指寺院中的修行场所。
国朝:指中国。
口翻贝叶经:口诵贝叶经,这是佛教中的一种经文。贝叶:用贝叶写的经书。古字:古代的文字。
手持金策:手拿黄金做的戒尺。声泠泠:清越悦耳。
护法:护持佛法。振锡:拿着锡杖。
石濑云溪:山间石缝中的溪流。深寂寂:非常寂静。
乍来松径风更寒:刚刚来到松林小道上的风更加寒冷。
遥映霜天月成魄:远远望去,天空中的月亮像一块冰玉一样晶莹。成魄:明亮如玉。
空山:空空的山。
真法:真正的佛法。常传心不住:佛法总是在心中流传着,而没有固定的地方或时间。不住:停留,不固定。
东西南北随缘路:无论走到哪里,都随遇而安,没有固定的目的地。
佛川:佛寺附近的河流。此去何时回:什么时候才回来呢?应真莫便游天台:应该到那里去求得真正佛法的人不必急于游览天台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远去的僧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惜别、祝愿之情。首句点出友人远自西天竺,接着写其行程,从出家到修行,最后到佛寺诵经。中间四句写友人行前诵经,手持金戒尺,吟唱佛经,以及他诵经时的情景。最后四句写诗人送友途中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