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秋闺月
三五二八月如练,海上天涯应共见。
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
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
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
稍映妆台临绮窗,遥知不语泪双双。
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
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
早晚归来欢宴同,可怜歌吹月明中。
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
注释:十五的月亮像白练一样,十五的月亮像天上的银河一样明亮,十五的月亮照亮了大海,十五的月亮照耀着天涯海角。不知道她去了何处,玉楼上的人儿一定也在欣赏这轮明月吧,刚刚走进深闺,就坐在玳瑁镶边的筵席上。露水浓重,芳香沁人心脾,我独自忧愁地坐在那里,风吹动罗帷,照着我独自睡觉。刚开始卷起珠帘来观赏月亮还不觉得什么,但后来看到月亮已经偏西,便斜抱着箜篌弹奏起来,还没有把一曲弹完。稍稍映衬在妆台旁边,面对着雕花窗户,知道她一定没有说话,眼泪却像双双的珍珠一样滴落下来。此时愁望着明月,不知它究竟能持续多久呢,只有天涯之别万里相同。远处朦胧的月光似乎可以分辨出道路,遥遥地望着这闺房中的怀念之情。早晚你回来之后我们一同欢乐,可惜啊,只能在明月下歌唱送别啊!今晚的离别让我心如刀割啊,但愿随着流光飞逝的影子到达辽东。赏析:这首词是唐代女诗人薛涛的作品。此首词写闺情离思、思妇盼归。开头五句写秋景,“三五二八月如练”,描绘出一轮明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的秋夜景象;“海上天涯应共见”点明时令为秋季之夜。“不知何处玉楼前,乍入深闺玳瑁筵”两句写思妇登楼远眺。“不知何处玉楼前”指思妇站在楼头向远方眺望,希望看到亲人的身影。“乍入深闺玳瑁筵”则是指思妇刚进入深闺中,眼前所见的是摆满各种珍奇美味佳肴的筵席。“露浓香径和愁坐,风动罗帏照独眠。”写思妇入席后的情景。“和愁坐”是说因担心而忧愁不已,“风动罗帏”则是说因担忧而睡不着觉,只能倚靠着罗帏辗转反侧。“初卷珠帘看不足,斜抱箜篌未成曲。”“初卷珠帘”即指思妇刚刚打开珠帘来看外面的月亮,“未成曲”则指她还未弹奏好一曲《箜篌》。“稍映妆台临绮窗”一句,写思妇倚着妆台,面对雕花的窗户,思念远方的亲人。“遥知不语泪双双”,意思是说思妇知道对方在远方一定会流泪,但她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此时愁望知何极,万里秋天同一色。”这句的意思是说此时自己愁苦的心情不知怎样才能排遣出去,就像万里之外的秋天一样景色都是相同的。“霭霭遥分陌上光,迢迢对此闺中忆”,这里用“分”字将“霭霭”与“迢迢”相对比,突出了“分陌”的意象之美。“霭霭”指天空中淡淡的云烟,“迢迢”是遥远的意思。“遥分”即指遥远的分离。“此夜不堪肠断绝,愿随流影到辽东。”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夜晚自己承受不住相思的痛苦,希望能化作影子随流水飘向辽东。整首词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描写景物传达出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