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注释】:

  1. 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
  2. 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
  3. 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
  4. 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
  5. 曙月:早晨的月亮。
  6. 芳筵:指宴席。
  7. 轻吹:轻轻地吹。
  8. 兰烛:兰花形的蜡烛。
  9. 暗:悄悄地。
  10. 绮罗:华丽的衣服。
  11.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
  12. 绮罗共占韶年:华丽的衣服和美丽的女子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13. 不遣:不让。
  14. 定知:必定知道。
  15. 风烟:风景和烟雾。
    【赏析】:
    这是一首春游宴饮的诗,写在春天,作者与常州李员外副使一起游玩。全诗描写了宴会的热闹场面,表达了诗人欢快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首联“曙月渐到窗前,移尊更就芳筵。”意思是说,天还没有亮,月亮已经慢慢升到了窗户旁边,于是便起身去摆上酒席。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月亮比作人,描绘出夜晚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颔联“轻吹乍摇兰烛,春光暗入花钿。”意思是说,轻轻的春风拂过,摇曳着兰花形状的蜡烛,春意悄悄的渗入了花钿。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春风、兰花蜡烛和花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颈联“丝竹偏宜静夜,绮罗共占韶年。”意思是说,弦乐管乐特别适合寂静的夜晚,华丽的衣服和美丽的女子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丝竹和绮罗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不遣通宵尽醉,定知辜负风烟。”意思是说,不会让整夜都沉醉于美酒之中,必定知道辜负了这大好风光。这里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方式,强调了清醒和陶醉的区别,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人们生活的幸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