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子夜夏秋二曲
相持薄罗扇,绿树听鸣蜩。
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
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

注释:
子夜夏秋二曲:指夏天和秋天的夜晚,诗人以“二曲”来概括这两种不同的季节。
相持薄罗扇:拿着轻薄的罗扇,互相对峙。
绿树听鸣蜩:在绿树中聆听蝉鸣的声音。
君筵呈妙舞:在君王面前展示美妙的舞蹈。
香汗湿鲛绡:汗水沾湿了珍贵的丝质手绢。
银床梧桐叶下:形容月光洒在梧桐树叶上,如同银子一般闪烁。
便觉漏声长: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漏壶里的水声显得特别长。
露砌蛩吟切:蟋蟀在潮湿的砖石上鸣叫,声音凄切。
那怜白苎凉:哪里会怜惜这白色的苎麻衣服因为清凉而显得更加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宫词》。诗中描绘了夏日和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首句“相持薄罗扇”,形象地描绘了宫女们手持轻薄的罗扇,相互对峙的场景,展现出宫中女子优雅、高贵的气质。接着,诗人通过“绿树听鸣蜩”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夜晚,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炎热与生机勃勃。

第二联“君筵呈妙舞,香汗湿鲛绡”,则转向了另一个场景,诗人描述了宫女们在君王面前展示的优美舞蹈,以及她们因舞蹈而产生的香汗浸透珍贵丝质手绢的情态,既体现了宫廷女性的柔美与娇媚,也展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银床梧叶下,便觉漏声长”,诗人通过描绘月光如银,照耀在梧桐叶上的情景,以及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漏壶中的水声显得特别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宫廷生活节奏的悠闲。

最后两句“露砌蛩吟切,那怜白苎凉”,则是对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述蟋蟀在潮湿的砖石上鸣叫,以及感叹自己身着白色苎麻衣裳,在这清凉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凉爽的情景,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喜爱。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唐代宫闱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见解,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