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登科第皆清列,尚爱东畿一尉闲。
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
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
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
诗句原文
同登科第皆清列,尚爱东畿一尉闲
译文
我们一同通过科举考试并取得功名,依然喜爱在东边的京都做一名小官。虽然拥有田园之乐,却无家族的宗党可以依托;即使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仍能保持清廉自守。
注释
- 同登科第:一起通过科举考试,都获得功名。
- 清列:清廉有名望。
- 东畿一尉闲:在东边的京都担任小官员,享受空闲的生活。
- 田园:指个人所拥有的田地。
- 海畔:海边的地方。
- 宗党:指家族和亲戚关系。
- 晚达:晚年才得志。
- 性好山:喜欢山水风光。
- 白首青衫:形容年老而未换掉青布衣服。
- 又骑羸马出函关:再次骑马从函谷关出发。函关是古代中国的关口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附近。
赏析
顾非熊的诗作《送从叔尉渑池》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从叔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对官场生活的不同态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与其他人一同通过科举考试,但仍然选择在东边的一个小地方担任官职的情怀。他对于官场的态度并非出于追求名利,而是更重视内心的平静和个人的喜好。
“同登科第皆清列”这一句反映了诗人与其他通过科举考试的人的相似经历,他们都有着相同的荣誉和地位。这种共同的经历使得诗人感到自豪,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才华和学识。
“尚爱东畿一尉闲”则展现了诗人对东边京都小官职位的喜爱,尽管它可能意味着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但这恰恰也符合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生活哲学——不被世俗所累,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虽有田园供海畔”一句揭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向往不仅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
“且无宗党在朝班”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家族和社会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家族背景和社会地位,而是在于个人的品德和才能。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开放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而晚年得到成功则源于自己的性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这种人生观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送从叔尉渑池》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不同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充满了艺术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