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译文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我送綦毋秘书辞官回到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如今朝廷昏庸无道,我被贬谪到这荒远之地,和您一样。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上天没有怨恨之色,我们的人生自有其清白之德。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想到您拂衣而去,四海之内都感到怅惘。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当秋风扫过万里大地,夕阳映照下的江河显得更加空寂。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在寂静的夜晚,我独自在江上,仰望着明月。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江面上鱼儿鸟儿自由自在地游弋,岸边芦苇丛生。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不必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我的双鬓已经斑白如同飞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我性情孤僻疏离尘俗之事,远离了那些繁华喧嚣。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可能有值得采集的价值,但谁又能真正做到公平无私呢?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我也要离开这里,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农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处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矛盾。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首联“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同时“弃官”也隐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接着的诗句中,作者感叹自己被贬到偏远之地,和友人一同面对命运的坎坷,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二联“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则转向自我反省,表达出尽管面临困境,但仍要保持自己的清白之德。这一转折既表现了诗人的坚韧,也暗示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第三联“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这里的“四海将安穷”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注和担忧。
接下来几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从“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到“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则以自然景物作为比喻,表达出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结尾“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则强调了自己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