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
北齐二首
【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其二】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赏析:
这两首《北齐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之作。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享乐生活的担忧。
第一首《北齐二首·其一》描述了北齐国因君主沉溺于美色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情景。诗中“一笑倾城国便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因一时之欢而引发的灾难,暗示了过度追求享乐的后果。而“何劳荆棘始堪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危害的迅速和严重性,指出即使是艰难困苦的环境也不会成为阻止国家灭亡的因素。(注释:一笑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第二首《北齐二首·其二》则从另一角度展示了北齐国灭亡的过程及后果。“巧笑知堪敌万几”表达了冯淑妃虽然貌美如花,但在国家大事面前却显得无能为力。而“倾城最在著戎衣”更是直接指出了冯淑妃不仅未能抵御外患,反而成为了祸乱的源头。最后,“晋阳已陷休回顾”表达了当国家陷入危难时,君主已经无心顾及其他,只希望尽快摆脱困境。(注释: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这两首诗歌通过对历史的讽刺,深刻地揭示了统治者沉迷女色、忽略国事的后果。《北齐二首》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更是对当代社会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不应被物质和情感的诱惑所迷惑,而应注重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注释: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