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披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人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乱群峰兮上下,杂百草兮横丛。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处地销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翩,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迈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而至今;入梦为征,燕姞开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士,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既征之而未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幽兰花气布遍天地,动植共享其光辉。我独爱这幽兰,它散发着国色芬芳。花朵在高大乔木下吐露,根系在众草之中盘绕。虽无人欣赏,仍得地而生,含香不衰。嫩叶初开时,香气袭人;花已生成,分外珍贵。采摘不易,即使有人称美,也未逢时主恩泽;佩戴作为装饰,空有文人骚客的赞誉。时光流逝,岁月将尽,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与群峰杂乱,与百草杂陈。时间荏苒,光阴易逝,花儿将衰败于秋风中。难道花儿只是处地消幽,受气却依然存在?萧艾新苗渐长,桃李旧蹊将绝。只能牵来戏蝶拂过花蕊翩翩飞舞,未能遇到寻芳之人采撷。既然生长在幽径,就任凭荣枯吧。轻烟笼罩着葱郁青翠,淑气萦绕着纷披芳香。期待雨露普降,为何见知之久无?日月更替,岁序更新,人们回首往昔,穿行在荒野之中。横琴弹起操练曲,夫子传授至今;入梦成为征兆,燕姞开启先古之门。虽然生不逢时,但有用之处。枝条嫩丽,光彩发新。尽管受到下层人士的辞谢,幸运得到仁人的赏识。那么知道这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以流传不朽,佳流自然远播。既然征召而未见用,寄希望于移植上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兰的美丽、芳香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全诗充满了对幽兰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绘幽兰的美丽,表达了对其的喜爱。他写道:“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披幽兰兮,偏含国香。”这句话描述了春天的到来,阳光普照大地,万物都沐浴在阳光下,唯独幽兰散发出国色芬芳。这里的“阳和布气”和“动植齐光”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惟披幽兰兮,偏含国香”则进一步突出了幽兰的独特魅力。
诗人通过对幽兰生长环境的描述,表达了对其生命力的赞美。他写道:“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这句话描述了幽兰生长在高大的树木底下,以及在各种草木之间盘根错节。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幽兰的生长环境,也暗示了它的顽强和毅力。
诗人通过对幽兰的赞美和感叹,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他写道:“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他认为,即使是被采摘的幽兰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应该轻易放弃或忽视。
诗人通过对幽兰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写道:“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迈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时光,抓住机会去欣赏和体验这些美好的事物。
这首诗通过对幽兰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