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诗句释义

  • “有色同寒冰”:描述瑠璃(琉璃)的颜色,它的颜色冷清如冰,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无物隔纤尘”:强调瑠璃的透明和纯净,没有杂质,像一层轻薄的尘埃一样。
  • “象筵看不见”:比喻瑠璃的表面平滑,以至于在光影下难以看清细节。
  • “堪将对玉人”:形容瑠璃的晶莹剔透,与美丽的女子相映生辉。

译文
瑠璃的颜色如同冰冷的冰雪,纯净透明,没有任何杂质。它的表面光滑得仿佛是轻纱般的细尘,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澈。这种透明和纯净使得它在光影下难以看清它的细微之处,就像一场无声的演出。而瑠璃的美丽,则如同一位高贵的玉人,让人为之倾倒。

关键词注释

  • 瑠璃(琉璃):古代中国的一种彩色玻璃制品。
  • 寒冰:这里用来比喻瑠璃的冷冽颜色,以及其给人的清凉感觉。
  • 纤尘:指细小的灰尘或杂质,这里强调瑠璃的纯净透明。
  • 象筵:古代的装饰用席,这里用来形容瑠璃表面的光滑和细腻。
  • 玉人:这里指的是美丽的女子,用以形容瑠璃的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瑠璃的特质,不仅展现了其美丽和纯净,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诗中的“有色同寒冰”和“无物隔纤尘”,生动地表达了瑠璃的冷冽之美和透明度。而“象筵看不见”则进一步强调了瑠璃表面光滑的特点,使得其在光影下更加璀璨夺目。最后,“堪将对玉人”则将瑠璃的美丽与一位美丽的女子相对应,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整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对瑠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使得整首诗既有艺术性又有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