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峒氓》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峒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峒民的同情和关注。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及注释:

诗句

  1. 郡城南下接通津
  • 注释:在柳州城南边靠近河流的地方,可以通往交通要道。
  • 赏析:描绘出峒民与城市的联系紧密,可以通过水路前往城市。
  1. 异服殊音不可亲
  • 注释:穿着不同服饰,说不同方言的人,让人难以亲近。
  • 赏析:反映了峒民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
  1. 青箬裹盐归峒客
  • 注释:用青箬叶包裹着食盐,这是峒民的一种特产,用以销售或交换。
  • 赏析:表现了峒民的经济方式,即通过售卖特产来换取生活必需品。
  1. 绿荷包饭趁虚人
  • 注释:荷叶包裹着米饭,趁人们不注意时偷吃。
  • 赏析:展现了峒民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着朴素、勤劳的品质。
  1. 鹅毛御腊缝山罽
  • 注释:用鹅毛制作御寒的衣物,用山羊毛编织成毡毯。
  • 赏析:反映了峒民的自给自足,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
  1. 鸡骨占年拜水神
  • 注释:用鸡骨来占卜新的一年是否吉利。
  • 赏析:体现了峒民对传统信仰和习俗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祈盼。
  1. 愁向公庭问重译
  • 注释:在衙门(公庭)前询问如何更好地翻译他们的文化和语言。
  • 赏析:反映了峒民与官方机构沟通时的困难,以及他们对于文化交流的渴望。
  1. 欲投章甫作文身
  • 注释:想要放弃纹身,学习文身的艺术。
  • 赏析:体现了峒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个人身份和形象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峒民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文化的珍视和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峒民命运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