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夫六爻爰起,八卦成列,肇有书契,昭乎训典。凤篆龙图,金简玉字。百家异辙,万卷分区。虽理究精微,言殚物范,而纪情括性,未出于寰中;原始要终,讵该于俗外。亦有藏史之说、园吏之谈、宝经浮诞、锦籍纡怪。同镂冰而无成,若书空而匪实。与夫贯华妙旨、写叶玄词,二乘之宏博,八藏之沈秘,竞以浅深,较其优劣。亦犹蚁垤之小,比峻于嵩华;牛涔之微,争长于江汉。夫其显了之义、隐密之规、解脱之门、总持之苑,前际后际,并契真如。初心末心,咸归正觉。导迷生于欲海,情尘共心垢同消。引穷子于慈室,衣宝与髻珠双至。化溢恒沙之境,功被微尘之劫。大哉至矣。不可得而称焉。洎偕两征周、佩日通汉、蔡愔西涉、竺兰东游。金口之词,宝台之旨,盈缣积籀,被乎中域。而卷轴繁伙,条流深旷,实相真源,卒难详览。暨我皇唐造物圣上君临,玄教聿宣,缁徒充合,传辉写液,照润区宇,梵响赞音,喝咽都甸,弘宣之盛,指喻难极。属有西明寺大德道世法师字玄恽,是释门之领袖也。幼嶷聚砂,落饰彩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戒品圆明。与吞珠而等护,律义精晓;随照镜而同欣,爱慕大乘。洞明实相,爰以英博。召居西明,遂以五部余闲。三藏遍览,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词,无足于博记,所以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以类编录,号曰《法苑珠林》,总一百篇,勒成十帙。义丰文约,纽虞氏之博要;迹宣道镜,晞祐上之弘明。其言以美,其道斯着。举至赜而无遗,包妙门而必尽。但文繁则情堕,义略则寡闻。不欲虚构浮词,假盈卷轴。以事不可却,文翰似多。披览日久,还知其要。故于大唐总章元年,岁在执徐,律惟沽洗,三月三十日,纂集斯毕。庶使缉玄词者,探卷而得意珠;轨正道者,披文而饮甘露。绎之以知微,观之而睹奥。与环景而齐照,将旋穹而共久。
《法苑珠林序》是唐代著名佛教类书《法苑珠林》的开篇之作,由道世法师撰写。该作品不仅是一部佛教经典索引,更是对佛教教义、术语、法数等进行详尽阐述的百科全书。以下是具体分析:
作品概况:《法苑珠林序》分为两部分,即引论和正文。引论部分阐述了写作的初衷与目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全面的佛经指南;正文则详细介绍了书中的内容结构、分类方法以及所包含的众多佛教经典和文献。全书共一百卷,分为六百六十八部,涵盖了从原始宗教到现代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和资料。
创作背景:《法苑珠林序》的创作背景十分特殊,作者道世法师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他的佛教研究工作,并最终完成了这部巨著。该书的完成,不仅是对当时佛教知识体系的一次全面整理,也是对未来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一次重要贡献。
通过对《法苑珠林序》及其内容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