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昭公出亡,欲去,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每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吾被服立朝,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也。”

楚灵王登章华之台,以作乐,顾谓伍举曰:“美夫,乐哉!”举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不闻以土木崇高雕镂以为美,金石瓠竹之音以为乐。且先君庄王,为台高不过望国之气,大不过容俎豆,民不废时,宫不易朝,是以能除乱克敌。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百官烦焉,以此为美,楚其殆矣!”

汉文帝尝至霸陵,使慎夫人……

译文:

屏风上写满了“宋昭公亡国”的诗句。他感叹道:“我了解为何会走向灭亡了!每当我朝会群臣,他们总是说‘君王英明’;当我身着华丽的衣服站在朝堂上,他们也总是称赞我仪态端庄。但无论是朝内还是朝外,都没人指出我的过错,所以我才会走到这一步。”

楚灵王登上章华台,并欣赏其音乐之美,他回头对伍举说:“多么美妙的音乐啊!”伍举回答道:“臣下听闻国君以服饰华丽来显示自己的美丽,以安抚民众来寻找乐趣。却不曾听说以土木建筑的高台、雕刻和乐器的声音来作为美或乐。况且我们先君庄王修建宫室的时候,高台不超过望见国家之气的限度,大不过容纳礼器和酒器的尺寸,民众不耽误农时,宫殿也不改变日常的朝政,所以能够除去祸乱战胜敌国。现在您建造这样一座高台,民众疲惫不堪,财力耗尽,百官疲于奔命,这难道不是美中不足吗?楚国恐怕要危险了。”

赏析:
此诗是一篇讽刺性的寓言故事。通过对比宋昭公和楚灵王的行为和结果,表达了“美在内心,不在于外在”的道理。宋昭公因为过于注重外表的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修养,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楚灵王则因为追求表面的享乐而忽视了民生问题,也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这两个故事都在告诫人们,真正的美丽和快乐来源于内心的修养和对民生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