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蒙诏,出守翰林,职在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深察感幸,公权呈。
【注释】
公权:指唐宣宗李忱(817年-890年),唐代诗人。“蒙诏”即受到诏书的任命。出守翰林:出任翰林学士的官职。翰林学士是皇帝身边的文臣,职掌起草文书、记录言行等重要政务。“职在闲冷”意为职位清闲而冷落。亲情嘱托:指父母对儿子的嘱咐和期望。“谁肯响应”意为谁会答应父母的请求?“深察感幸”,表示自己深感幸运地得到这个机会去实现父母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诗人公权被召任翰林学士的一段经历。公权原本担任一个清闲的职务,但父母希望他能够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们寄予厚望,并嘱咐他务必要听从父母的吩咐。公权深感幸运,因为能够得到这个机会来回应父母的嘱托。诗中通过描绘公权的遭遇,表达了亲情与官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公权虽然渴望得到提升的机会,但同时也面临着清闲和忙碌之间的抉择。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父母的期望。因此,在诗中,公权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机会的珍视,也展现了对于责任的认识。这首诗通过对公权内心世界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家庭与官场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