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于威仪有重世之旧,闻其所立,悦而铭之。其词曰:
钟凭楼以发声,楼托钟以垂名。钟乎楼乎,相须乃成。盘龙在旋,蹲熊在衡。百千斯年,吾知其不铄而不倾。
观主太清宫供奉赵冬阳;上座韩谅;监斋任太和;前上座王辩超;大德郭嘉真;道士田令真;直岁田令德。
开成元年四月廿日立。邵建和刻。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
余于威仪有重世之旧,闻其所立,悦而铭之。其词曰:
钟凭楼以发声,楼托钟以垂名。钟乎楼乎,相须乃成。盘龙在旋,蹲熊在衡。百千斯年,吾知其不铄而不倾。
观主太清宫供奉赵冬阳;上座韩谅;监斋任太和;前上座王辩超;大德郭嘉真;道士田令真;直岁田令德。
开成元年四月廿日立。邵建和刻。
【注释】:①威仪:古代礼制规定的一种礼节形式。②重世之旧:指世代相传的家族传统或家风。③所立:这里指的是修建钟楼的事情。④钟凭楼以发声:意思是钟楼依靠楼上的声音发声。⑤盘龙在旋:盘龙盘旋着旋转。⑥蹲熊在衡:蹲卧的雄壮的熊在横梁下。⑦百千斯年:形容时间很长。⑧不铄而不倾:意思是不会被腐蚀也不倾倒。【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钟楼与楼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的景象。首句“钟凭楼以发声,楼托钟以垂名”表明了钟楼的存在是为了彰显楼的名望。接着用“盘龙在旋,蹲熊在衡”来描述钟楼的宏伟壮观,以及它的坚固与稳固。最后两句则是对钟楼与楼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了强调。整首诗通过描绘钟楼与楼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紧密合作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