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弊庐在郭外,素产惟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解析:
- 诗句释义:
-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这是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与皎上人的交往。
- “涧南”:指靠近山涧的南部地区,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即事”:指眼前发生的事情或所见的景象。
- “贻”:赠送,此处是给的意思,表示将诗歌赠予皎上人。
- “皎上人”:可能是一位高僧或者修行者的名字,表明这首诗是送给他的。
- 译文:
- 我的陋室位于城郭之外,我所拥有的只有农田和田园。
- 周围是广阔的树林和田野,听不到朝廷的喧嚣声。
- 我把钓鱼竿悬挂在北边的山涧里,樵夫的声音飘进了南边的亭子。
- 我将书写有关隐居生活的事情,准备去拜访那些寻求平静的人进行讨论。
- 关键词注释:
- 弊庐(bì lú):简陋的居所,指诗人的住所。
- 素产:原本拥有,指农田和田园。
- 林野:树木茂盛、田野广阔。
- 钓竿:用来钓鱼的工具。
- 樵唱:樵夫唱歌。
- 书取:写作,书写。
- 幽栖:安静的隐居生活。
- 将寻:准备去做某事。
- 静者论:与追求安静的人讨论。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与自然亲近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