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而君王茫然改容,愀若有失;居安思危,防险戒逸。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宏术。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元妙为宝;暴殄天物,是谓不道。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已杀者皆其犯命,未伤者全其天真。虽剪毛而不献,岂割鲜以染轮?解凤凰与鸑鷟兮,旋驺虞与麒麟。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
于是享猎徒,封劳苦;轩行炰,骑酌酤。韬兵戈,火网罟。
然后登九霄之台,宴八绂之圃;开日月之扃,辟生灵之户。圣人作而万物睹,览蒐岐与狩敖,何宣、成之足数?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于西母。
曷若饱人以澹泊之味,醉时以醇和之觞;鼓之以雷霆,舞之以阴阳?虞乎神明,狃于道德;张无外以为罝,琢太朴以为杙。顿天网以掩之,猎贤俊以御极。若此之狩,罔有不克。
诗句与译文对照:
第一句: 君王茫然改容,愀若有失。
注释: 形容君王在看到狩猎场面后表情的变化。
译文: 突然之间,君王的表情变得茫然和不安,好像有所失落。
第二句: 居安思危,防险戒逸。
注释: 强调在平安时也要时刻警惕潜在的危险,并避免过度安逸。
译文: 即使生活在和平之中,也要时刻准备着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防范,并防止自己过于安逸。
第三句: 斯驰骋以狂发,非至理之宏术。
注释: 这里的“斯”指的是君王的行为。
译文: 这种放纵行为不符合治国的至理原则和方法。
第四句: 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元妙为宝。
注释: 强调君主应保持端庄稳重的态度。
译文: 并且,君主应以端正的姿态为尊,将自然和谐视为珍宝。
第五句: 暴殄天物,是谓不道。
注释: 描述了君王的无节制行为,即浪费资源。
译文: 这样滥用资源,是对道德的背离。
第六句: 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
注释: 命令解除了对野生动物的捕猎网,体现了对万物的爱。
译文: 因此下令撤除所有捕猎网具,展现出对天地间生命的仁慈之心。
第七句: 已杀者皆其犯命,未伤者全其天真。
注释: 指出猎物中死去的是违反自然规律而被捕捉,而存活下来则保持了其本来的天性。
译文: 已经被杀的都是违背自然法则被捕的生物,而没有受伤的生命则完整地保留了其天然状态。
第八句: 虽剪毛而不献,岂割鲜以染轮?
注释: 表示即便有牺牲,也是为了保护生态和自然平衡的牺牲。
译文: 虽然要剪掉动物的毛发,但不是为了献给人类,更不是用这些新鲜的肉体来污染车轮。
第九句: 解凤凰与鸑鷟兮,旋驺虞与麒麟。
注释: 指通过放生等行为来解救被捕获的动物。
译文: 释放凤凰和孔雀以及驺虞、麒麟等神兽。
第十句: 获天宝于陈仓,载非熊于渭滨。
注释: “天宝”通常指珍贵的宝物,这里比喻珍贵的动物或资源;“非熊”可能是指某种珍稀动物,如大熊猫或其它稀有动物。
译文: 从陈仓(古代地名,今陕西境内)捕获了珍贵的天宝,并在渭滨(今陕西渭河沿岸)运载了非熊等珍稀动物。
第十一句: 于是享猎徒,封劳苦;轩行炰,骑酌酤。
注释: “享猎徒”指狩猎活动让参与者享受乐趣,“轩行炰”和“骑酌酤”则是具体活动的描述,分别指乘坐车辆边走边吃烤肉,骑马边吃边喝美酒。
译文: 于是让参与狩猎的人享受乐趣,他们边走边吃烤肉,边骑边饮酒庆祝。
第十二句: 韬兵戈,火网罟。
注释: “韬兵戈”意指收起武器,“火网罟”则是指收起捕鱼的工具。
译文: 收起武器和陷阱,不再进行狩猎。
第十三句: 然后登九霄之台,宴八绂之圃;开日月之扃,辟生灵之户。圣人作而万物睹,览蒐岐与狩敖,何宣、成之足数?哂穆王之荒诞,歌白云于西母。
注释: “九霄”通常指天空的最高处;“八绂”可能指八个方向或八个区域;“日月之扃”指月亮和太阳的门窗;“生灵之户”指生命的大门。
译文: 然后登上九天之台,宴享八方之园囿;揭开太阳和月亮的门扉,打开生灵出入的大门,让圣人出现后万物得以显现,观赏狩猎和游玩的场景。对于像宣帝和成帝这样的贤明君主来说,他们的功绩不足计数;嘲笑穆王的荒诞行为,在西母面前歌唱白云。
最后一句: 曷若饱人以澹泊之味,醉时以醇和之觞;鼓之以雷霆,舞之以阴阳?虞乎神明,狃于道德;张无外以为罝,琢太朴以为杙。顿天网以掩之,猎贤俊以御极。若此之狩,罔有不克。
注释: “澹泊”意为清淡简朴的生活;“醇和”意为醇厚的美酒;“雷霆”和“阴阳”都是描述盛大的场面和力量;“无外”可能指广阔的空间,“太朴”指原始的自然状态;“顿天网”指设置天罗地网;“御极”指治理国家。
译文: 不如让人们享受清淡简朴的生活味道,让他们在醉时沉醉于醇美的杯中;用雷霆的力量鼓舞他们,用阴阳的节奏引导他们。让人习惯在神灵庇护下生活,习惯性地遵循道德规范;用张设的天罗地网包围他们,通过狩猎来选拔和控制人才。如果像这样进行狩猎,那么没有任何失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