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世薄其书,号为“秽史”。

至隋开皇,敕著作郎魏澹与颜之推、辛德源更撰《魏书》,矫正收失。澹以西魏为真,东魏为伪,故文、恭列纪,孝靖称传。合纪、传、论例,总九十二篇。

炀帝以澹书犹未能善,又敕左仆射杨素别撰,学士潘徽、褚亮、欧阳询等佐之。

会素薨而止。今世称魏史者,犹以收本为主焉。右说《魏书》高齐史,天统初,太常少卿祖孝征述献武起居,名曰《黄初传天录》。时中书侍郎陆元规常从文宣征讨,著《皇帝实录》,唯记行师,不载它事。自武平后,史官阳休之、杜台卿、祖崇儒、崔子发等相继注记。

逮于齐灭,隋秘书监王劭、内史令李德林并少仕邺中,多识故事。王乃凭述起居注,广以异闻,造编年书,号曰《齐志》,时有六卷。李在齐预修国史,创纪传书二十七卷。自开皇初,奉诏续撰,增多齐史三十八篇,以上送官,藏之秘府。皇家贞观初,敕其子中书舍人百药仍其旧录,杂采它书,演为五十卷。今之言齐史者,惟王、李二家云。右说《北齐书》。

《隋书·魏澹传》中提到,隋文帝因魏收所著史书中存在失实之处,如对人物的评价褒贬不当,以及叙事不伦等缺陷,于是命令魏澹等人重新撰修了一部新的《魏书》。该传记述了隋文帝的这一决定,并详细描述了魏澹等人所采取的行动和成果。具体如下:

  1. 背景介绍
  • 隋文帝对魏收的史书深感不满,认为其书中存在大量的不实之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失真。
  • 为纠正这一问题,隋文帝命魏澹、颜之推和辛德源重新撰写新的历史书籍。
  1. 行动执行
  • 魏澹等人在接到命令后,迅速开始着手编写新史。他们根据西魏的实际历史情况作为正本,而东魏则被视为伪史。
  • 他们的史书不仅包括纪传体,还包括史论和史例,全书共九十二卷。这种详尽的内容使得《魏书》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和严谨。
  1. 修订内容
  • 在编纂过程中,魏澹特意将文恭列于纪传之中,孝静亦被称颂。这种编排方式反映了对东魏时期政治动荡和民族融合的深刻理解。
  • 全书还涵盖了纪、传、论例等多种体裁,共计92卷。这种丰富的形式增加了史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通过上述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隋书·魏澹传》中关于魏澹等人重新编纂《魏书》的事件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文献修正,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学术革新。此次事件展示了隋文帝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和对后世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