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子长此言,实有深鉴。及自撰《史记》,榛芜若此,岂所谓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乎?
《汉书·龚遂传》曰: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请从。功曹以为王生素嗜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听。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
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悦其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议曹王生为水衡丞《新晋书·袁宏传》曰:袁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注释”: “观子长此言,实有深鉴。及自撰《史记》,榛芜若此,岂所谓非言之难而行之难乎?
史通·外篇·点繁第六
这句话出自《史通》一书,由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著。”}
{“注释”: “《汉书·龚遂传》曰: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请从。功曹以为王生素嗜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听。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
这句话摘自《汉书》。它讲述了汉朝官员龚遂在面对皇帝的询问时,如何巧妙地回答。龚遂被皇帝派去治理渤海,他的朋友王生建议他拒绝这一任务,但龚遂没有听从。当龚遂到达京师后,他的好朋友王生开始饮酒,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当龚遂被引见给皇帝时,王生趁机向皇帝提出了一个巧妙的回答。这个回答既表达了对皇帝治理渤海的期望,又避免了直接批评皇帝的问题。这种回答显示了龚遂的机智和对政治的敏锐洞察力。”}
{“注释”: “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悦其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议曹王生为水衡丞”}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这句诗的意思是,皇帝认为司马迁年纪大了,不适合担任公卿这样的高级职务,于是任命他为水衡都尉。这个官职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职位,负责管理皇室的财政和物资。这也体现了皇帝对司马迁的认可和信任。
这首诗描述了司马迁在担任《史记》主编期间的经历和挑战。他不仅需要处理复杂的历史事件,还要应对来自朋友的建议和批评。然而,他也展现出了智慧和勇气,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些问题,最终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编纂的重视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