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盈上人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注释解析

  • 山僧爱山出无期:描述了盈上人对山的热爱是永恒的,如同没有尽头一般,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修行的无尽追求。
  • 俗士牵俗来何时:指出世俗之人往往被俗务所累,无法理解或追随盈上人的这种纯粹追求。
  • 祝融峰下一回首:描绘了盈上人在回望祝融峰时的深情,象征着其内心深处对于宗教或精神追求的渴望。
  • 即是此生长别离:暗示了盈上人和离别者之间长久以来的情感纽带,尽管身处不同,但彼此的心却始终相连。
  • 二毛梳上雪:使用“二毛”形容盈上人年迈的形象,而“梳上雪”则生动描绘了他年高仍坚持修持的情形。
  • 双泪枕前冰:形象地表达了盈上人因思乡或其他情感而泪水凝结成冰的情景,凸显了他的悲苦与无奈。
  • 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曹溪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询问这条路是否艰险重重,反映了盈上人对于修行道路艰难的认知和探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盈上人在自然和修行中的深刻感悟及人生态度。诗中不仅刻画了盈上人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束缚的抗拒。通过“祝融峰”这一象征,诗人传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及其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现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冲突,以及个人修行路上的艰辛与执着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