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

诗句释义

1 披君貂襜褕:意为穿着华丽的貂皮衣。

  1. 对君白玉壶:指的是在月光下,两人相对坐着,手中各自拿着玉制的酒杯。
  2. 雪花酒上灭:指酒上的雪花因寒冷而融化消失。
  3. 顿觉夜寒无:突然感觉到夜晚的寒冷。
  4. 客有桂阳至:客人中有来自桂阳县的人。
  5. 能吟山鹧鸪:客人中有擅长吟唱鹧鸪曲调的人。
  6. 清风动窗竹:窗外的竹子随风轻轻摇曳。
  7. 越鸟起相呼:越地的鸟开始飞翔,彼此相互呼唤。
  8. 持此足为乐: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足以让人快乐。
  9. 何烦笙与竽:为什么需要箫和笙这样的乐器呢?

译文

披着华美的貂皮衣,我们面对面地坐着,手中的玉石酒杯里盛满了雪白的酒。酒面上的雪花在寒风中逐渐消融。
突然之间,我感受到了夜晚的寒冷。你有一个来自桂阳县的朋友,他善于吟咏鹧鸪之曲。窗外的竹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摆,越地的小鸟也开始了它们欢快的歌唱。
拥有这样的景象和歌声,已经足够令人欣喜若狂。为什么还需要那些繁琐的箫和笙等乐器呢?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在一个雪夜与友人相聚的场景。从诗中可以看出,他们身着华贵的服饰,在月色下举杯共饮,享受着美酒与美景。同时,他们也欣赏着来自远方的友人,以及他所吟唱的鹧鸪之曲。窗外的风、竹叶的摇曳、鸟儿的啼鸣,都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最后一句“何烦笙与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喜爱,无需过多的音乐与乐器来增添欢乐。这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简洁之乐的生活态度。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夜晚图景,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