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
译文:
野人夜里梦到江南山,那江南山幽深松桂清闲。野人醒来后长长叹息,把苔藓黏在墙上做山色。
闭门无事任其自盈自缺,终日斜倚着床观四壁如画。一如白云飞出石壁,二如飞雨在岩前滴下。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
山崖峭拔嵌空,水潭寒气逼人,小儿双手扶着栏杆。
赏析:
《苔藓山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梦中所见江南山水之景,以及梦中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首联写梦中江南山景,以“山”字统摄全篇;二联以感叹、想象的方式写出梦醒后的感慨;三四联则具体描绘梦境中的奇峰怪石,以及它们所激发的感受;末联则用夸张手法写出梦中所见的惊险场面,并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首句开门见山地点明自己夜梦江南山景,而山中又有着松树与桂花。这里,“江南”一词,既表明了地点,又暗示出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山深”一词表现了山的深邃,而“松桂闲”则说明山中有松树和桂花。
“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第二句承接上句而来,野人梦中醒来之后,不禁长长地叹息。他为什么如此呢?原来他在梦中将苔藓黏在墙上作为山的色彩。
“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壁如画。”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野人的睡态,他关门闭户,无所事事,任由时光流逝,整天斜倚着床上欣赏四壁上如同画一般的景色。“欹眠”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野人的慵懒之态。
“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第四句继续展开描写,第一幅画面是白云从墙壁飞出,第二幅画面则是飞雨从岩石前落下。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白云、飞雨比作山中的奇峰怪石,生动地描绘出它们的形态和特点,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它们的神奇和美丽。
“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第五六句进一步描绘梦中景象。第三幅画面是一只腾跃的猛虎想要咆哮,第四幅画面则是一条懒洋洋的龙被霹雳击中。这两个画面分别展现了动物的不同状态,生动地表现了动物的特性和生命力。
“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干。”最后一句则是描述梦中的山洞环境。这个山洞险峻陡峭,嵌于空中,令人感到寒冷。而小孩子却只能用手扶着栏杆才能站立得住。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环境的恶劣与危险。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担忧与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绘梦中所见的山水景观,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与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忧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