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诗句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
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命曰三实。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
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
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
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译文
黄帝说:有的人突然发病或突然死亡,这是什么缘故呢?少师回答说:有三种情况会使人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三虚”。只有得到这三种条件的人,邪气才不能伤害人。
黄帝问:希望了解什么是“三虚”。
少师说:一个人如果年纪衰弱、月令虚弱、时令不协调,被贼风所伤,这就是所谓的“三虚”。因此不懂得这三虚的人,治疗起来就会显得粗糙。
黄帝又问:希望了解什么是“三实”。
少师说:一个人如果年壮月旺、时令和谐,即使受到贼风邪气的侵害,也不能危及他的健康。这被称为“三实”。
黄帝赞叹地说:“你讲得好!说得好!请你将这些道理记在心里。”并把这些道理记在金匮里。
黄帝又问:“我希望了解为什么一年之中人们会同时患相同病症的原因?”少师解释说:“这是因为有了上述的八种正常的气候现象。”
黄帝说:“这些现象是怎样的呢?”
少师说:“要观察这种气候现象,常常以冬至那一天作为标准日期。这一天,太一之气开始进入地下蛰居的动物体内。到那天到来的时候,天气一定会出现风雨现象。如果风雨从南方刮来,就是所谓的虚风,是能够危害人体的邪气。如果在半夜遇到这种情况,百姓们就都睡觉了,不会被这种邪风所侵害。如果在白天遇到这种情况,百姓们就会懈怠懒散,容易被这种虚风所伤害,因此百姓们生病的机会也就多了。虚邪侵入人体后不表现在外表,等到立春以后阳气旺盛,皮肤肌肉的腠理张开。这时,由于立春节气的到来,来自西方的邪风也来临了,所以百姓们也会在这一天生病。这两种邪风相互冲击,导致人体的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形成疾病。”因此凡是遇上这两种风并且还遇上雨水的百姓,就被称之为“遇岁露”之人了。由于岁气的正常和谐,所以很少受到外界风邪的侵犯。所以这样的人患病的机会很少,而死亡的情况也很少发生。如果一年中风邪过多,气候不调和,百姓们就很容易患病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