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博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歧伯对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棈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黄帝问于岐伯道:我曾经登上清冷之台,从台阶上往下面看,然后匍匐前进。我感到迷惑不解。我暗自觉得奇怪,偷偷地感到不安。我独自闭目静坐、安心定气,很久之后仍然无法解开困惑。独自大声喊叫、披头散发、长跪在地,俯身向前看,过了很久仍然不能解决。突然从上面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注于眼睛,使眼睛充满精气。眼的外围是眼窠,骨中的精气聚结成瞳子,筋中的精气聚结成黑眼,血中的精气聚结成眼络,其外围的精气聚结成白眼,肌肉中的精气聚结成约束。这些精气的外层包裹着筋骨血气,和脉络相联系。它们向上连接于脑,向后出于颈项中间。所以邪气侵入颈项,因为此时身体虚弱,邪气深入,就会沿着眼系进入脑中。邪气入脑,则脑部转动,脑部转动则牵引眼系紧急。眼系紧急,就会引起头晕而转动了。如果邪气侵入眼睛,那么邪气所侵入的地方就不会与正常的眼睛相比,那么邪气就会散开。如果邪气散开,就会出现两目斜视。两目斜视就会看见两个物体。眼睛,是五脏六腑的精气所聚结,是营卫魂魄经常活动的地方,是神气产生的地方。所以神劳则魂魄分散,志意混乱。因此,瞳孔黑色的部分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阴阳相互传感而光明。眼睛是心神作用的地方,心是神的住所,所以心神精气分散而不能回转。忽然看到非常情况的地方,精神魂魄分散而不聚集,所以说是迷惑不解。
注释:
- 黄帝问于歧伯道:我曾经登上清冷之台,从台阶上往下看,然后匍匐前进。我感到迷惑不解。我暗自觉得奇怪,偷偷地感到不安。我独自闭目静坐、安心定气,很久之后仍然无法解开困惑。独自大声喊叫、披头散发、长跪在地,俯身向前看,过了很久仍然不能解决。突然从上面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向上注于眼睛,使眼睛充满精气。眼的外围是眼窠,骨中的精气聚结成瞳子,筋中的精气聚结成黑眼,血中的精气聚结成眼络,其外围的精气聚结成白眼,肌肉中的精气聚结成为约束。这些精气的外层包裹着筋骨血气,和脉络相联系。它们向上连接于脑,向后出于颈项中间。所以邪气侵入颈项,因为此时身体虚弱,邪气深入,就会沿着眼系进入脑中。邪气入脑,则脑部转动,脑部转动则牵引眼系紧急。眼系紧急,就会引起头晕而转动了。如果邪气侵入眼睛,那么邪气所侵入的地方就不会与正常的眼睛相比,那么邪气就会散开。如果邪气散开,就会出现两目斜视。两目斜视就会看见两个物体。
是五脏六腑的精气所聚结,是营卫魂魄经常活动的地方,是神气产生的地方。所以神劳则魂魄分散,志意混乱。因此,瞳孔黑色的部分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阴阳相互传感而光明。眼睛是心神作用的地方,心是神的住所,所以心神精气分散而不能回转。忽然看到非常情况的地方,精神魂魄分散而不聚集,所以说是迷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