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若无玷,花颜须及时。
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
鸦鬟未成髻,鸾镜徒相知。
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诗句解析:
- 白玉若无玷: 这句比喻女子如同未经污染的白玉一样纯洁美丽。”白玉”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无玷”则意味着没有瑕疵、清纯无暇。
- 花颜须及时: 这里用花颜比喻女子的美貌,强调了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性。”花颜”即指女子的美丽容貌,”及时”则是指抓住时机。
- 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担忧和疑虑,担心美丽的女子长时间被关在室内可能会影响她的健康或发展。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女子的过度保护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 鸦鬟未成髻: “鸦鬟”指的是古代女性的发式,像乌鸦的羽毛一样黑且直。”未成髻”表明头发尚未整理成发髻。这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
- 鸾镜徒相知: “鸾镜”是古代妇女梳妆时用来照影的镜子,通常装饰有鸾鸟图案。这句话意味着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影像,而无法真正了解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 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模仿他人行为的不满和讽刺。”翻惭效颦者”意指诗人自己曾经模仿过他人的行为,感到惭愧;”却笑从人迟”则是说其他人对此并不以为意,反而嘲笑他过于拘泥于旧习。
译文:
洁白如玉的女子没有瑕疵,
美丽的容颜需要及时展现。
国家中的女性长久处于室内,
良好的媒人也会心生疑虑。
乌鸦般的发髻还未整理好,
只靠镜子照出的影子互相交流。
我不禁自愧效仿他人的样子
却又嘲笑别人总是慢半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限制。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传统束缚和个人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比白玉般的纯洁与实际生活中的不足,以及对他人行为的评价,诗作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