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
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
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
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
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
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详解
-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
- 问吾常宴息:询问自己常常在什么地方可以安息。
- 泉上何处好:哪里的泉水最好。
- 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 独有:只有。
- 潓阳亭:一个地名。
- 令人可终老:这个地方让人可以在这里终老。
-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
- 前轩:前面的房间。
- 临潓泉:面对泉水。
- 凭几:靠着桌子。
- 漱清流:漱口。
- 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外面的事物相互干扰,声音又恢复了平静。
-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
- 出东户:走出东边的门。
- 更欲檐下坐:更加想坐在屋檐下。
- 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 非我意不行:不是我的意思让我不能走。
- 石渠:指水道。
- 能留我:能够留我在这里。
-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
- 峰石若鳞次:山峰石头像鱼鳞一样排列。
- 欹垂:倾斜,此处形容石头的样子。
- 复旋回:又旋转起来。
- 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 为我:被我邀请。
- 潓泉:泉水。
- 泠泠」檐下来:清凉的声音从屋檐滴落。
译文
这首诗通过描绘潓阳亭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喜爱。诗中多次提到潓阳亭,强调其为诗人提供心灵慰藉的地方。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享受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赏析
元结的《潓阳亭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在这首诗中,元结以潓阳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中的“潓阳亭”不仅是一处具体的地名,更是诗人心中理想家园的象征。通过对泉眼、山峰、石渠、檐下的描绘,诗人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之所。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元结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元结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元结的《潓阳亭作》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受到后世学者的关注,更成为研究唐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篇作品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