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诗句释义

  1. 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 解释:百花盛开的香气随风飘来,伴随着行人前行。在花丛中停下,随手摘下一朵花插在马鞭尾上,任由阳光温暖地照耀着,不知不觉间,连人带马都沉醉在这花香之中。
  1.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 解释:一个农夫(野父)完全不知道寒食节的到来,他只是随意地穿梭在树林和山壑之间,仿佛是在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全然不顾节气的变化和传统习俗的约束。他甚至点燃了一团云彩,让它们在蓝天中飘荡。

译文
东阳道中的花朵盛开,香气扑鼻让人沉醉。
花丛中停下手摘花,阳光下的马儿也醉了。
野父不知寒食节,只是随意穿林转壑。
他自烧云朵在天边,享受着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春天的气息、自然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百花香气傍行人”,以“百花”为引子,营造出浓郁的春意氛围。接着,“花底垂鞭日易醺”描绘了诗人在花丛中悠闲自得的情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第二句中的“野父不知寒食节”,则通过“野父”这一形象,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朴实无华和与世隔绝的特点。然而,这里的“野父”并没有受到节日的影响,而是继续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这既展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淡泊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穿林转壑自烧云”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人不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还尝试着用火来点亮自己的天空。这种大胆的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美。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